散戶量化投資

你應該考慮多種策略交易0050

用多種交易手法降低風險

Rrandom
6 min readAug 19, 2020

之前的文章討論了為什麼交易指數基金比定期定額累績指數基金好.這裡要討論為什麼要1)擴大交易的目標市場,以及2)考慮使用不同的交易策略.看完這篇文章,你可能會感到迷惑不知道該怎麼做.然而投資方法沒有恆常不變的標準答案.但如果這篇文章能說服你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也算是很有意義了.

擴大目標市場

假設幾十年前樂活五線譜交易法就已經被創造出來.不同國家的人使用樂活手法操作該國指數,截至2020他們得到的報酬率如何呢?這裡用一張圖總結.

樂活五線譜操作十種市場的年化報酬率.回測時間長度不一.最短為台指(20年),最長為標普500(60年).平均報酬2.0%

從圖中可以看到,不同的市場報酬不同.這裡的回測時間長度不同,雖說都是二十年以上的長度,但不能拿來直接比較那個市場比較好.但重點不是要比較那個市場比較賺錢.重點是報酬隨著市場不同而不同.再者,之前就提過時間本身也是風險因子,同一市場的報酬也因為時間不同而不同.

這張圖要傳達的訊息是:你的投資報酬可能是裡面任何一個.你可能運氣好賺到羅素2000的報酬;但你也可能運氣不好身處在日本的通縮年代,不賺反虧.而且這還是已經會用樂活五線譜的情況下.要是在日本經濟通縮時還把錢都拿去定期定額存日指,虧的不只是錢還會虧機會.所以如果你居住的國家不能提供有報酬的市場甚至有不小的虧損風險,那你應該讓你的錢有機會去其他市場發展.商人無祖國這句話不是在講愛國與否,而是風險控管.

不同交易策略

沒有一種交易策略能百分之百賺錢.比如說用樂活五線譜交易日股就出現了虧損.這是因為樂活五線譜建立在均值回歸的基礎上.而想用均值回歸做多股市賺錢,前提是股市必須長期走高.然而日本股市自九零年代經濟泡沫後就長期走低.直到金融海嘯後才因為安培的量化寬鬆政策開始走高.這樣長期走低的市場想要靠均值回歸獲利相當困難.

日股歷史指數

依據前面的討論,當時在日本的散戶理論上可以把錢投入日本以外的市場來避開生不逢時的風險.但如果實在是避不開呢?比如說沒有合適的管道投資其他市場(上個世紀跨境投資不方便成本也高,也沒什麼指數基金可選)?或是說全球市場有某種程度的關聯呢?第一個問題在網路普及以及指數基金盛行的今天比較好克服些.但後者比較麻煩.當下的金融市場全球化程度很高,好的時候雖然未必大家都好,但壞的時候往往是大家一起壞(金融海嘯時操作樂活五線譜在每個市場都是虧損的).所以在高度關聯的全球化市場下,時間風險並不能靠投資不同市場來避免.這種情況,光分散資金到其他股市是不夠的,還得分散到其他形式的資產如債券,貴金屬或房地產等.不過其他形式的資產也有各自的風險.如何分配資產本身就很值得研究學習.如果連其他形式資產不是選項該怎麼辦呢?這時就值得考慮不同的交易策略.

交易手法千百種,各有各的避險方式(樂活五線譜裡的樂活通道就涵蓋了避險的功能).但無論哪一種避險方法說到底就都盡量避免跟著市場一起崩落.套句股海用語,就是別接掉落的刀(免得荷包受傷).網路上有非常多人分享如何用技術分析判斷進出場時機.有的看K線反應;有的用技術指標(如樂活通道).我相信這些都有用.但由於這些方法都比較複雜,新手不容易理解為什麼這些方法會有用.這裡讓我們用一個簡單到不能更簡單的方法來彰顯不接刀子的重要性.

12個月交易法:

若當月收盤價高於12個月以前的收盤價 -> 買入
若當月收盤價低於12個月以前的收盤價 -> 賣出

規則就這麼簡單.投資人只需要在每個月收盤當天比較當月的收盤價跟十二個月前的收盤價(也就是比較這個月跟去年同月分的收盤價).這個月比較高就買,比較低就賣.就這樣,只看兩個數字,沒有K線也沒有技術指標.如果用這個交易策略來交易日股會怎麼樣呢?更狠一點,就從日本經濟泡沫開始交易,不能賺泡沫以前日本經濟奇蹟的錢!這裡貼出報酬歷史圖:

12個月交易策略使用在日指的表現.單筆購入並持有等同於大盤表現.

這個報酬圖基本上是說一個在日本的小散戶,學校畢業工作一陣子後有了積蓄,準備開始投資就遇上了經濟泡沫.但如果能堅持這個交易策略買賣日指,到2020年是賺錢的(即便大盤仍是虧錢的).從報酬歷史可以看到這個策略在大盤走低時就持有現金觀望,等待時機入場;也就是當刀子落下來時,盡量不去接它.這個策略能賺錢甚至贏大盤,靠的不是賺的比大盤多,而是虧的比大盤少.這清楚顯現出不隨大盤崩落的重要性.很多人以為要贏大盤就是要賺的更多;但卻忽略了虧的更少也是也贏大盤的一環.

接下來看看這個策略在其他市場的交易結果.

12個月交易法操作十種市場的年化報酬率.回測時間長度不一.最短為台指(20年),最長為標普500(60年).平均報酬4.5%

從圖中可以看到,這個交易策略也是一個平均能賺錢的策略.看到這裡,千萬不要把這個策略直接拿來跟樂活五線譜比,因為這邊的交易概念都過於簡化:只看價格,只看技術分析,完全不分析基本面與經濟大環境.單純比較兩個策略是畫錯重點.真正該注意的是樂活五線譜虧的(比如說日股與上海A股)在這裡是賺的,而樂活賺的(如台股)在這裡是虧的.雖然兩個都是平均能賺錢的交易策略,但在某些時刻有互補的功能,這是為什麼多元交易手法能幫助減低時間風險的衝擊.

如何運用不同的交易策略?

很可惜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對忙碌的上班族而言,光是要理解不同的交易手法就已經很費工夫,更何況是摸索怎麼使用.再者,到現在所有的討論都只是技術性的分析而已.真正要投資時,還是得觀察大環境的經濟基本面.雖然沒辦法提出解答,但希望以上的數據分析能說服你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盡早學習並持續學習是最好的方法.因為投資說到底還是投資自己.

交易測試工具:TradingView.com / Pine Script 4.0 / Microsoft Excel

--

--

No responses yet